解密“中国制造”的钥匙:制造业改变的顺德 | |||
|
|||
顺德,一个南国水乡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顺德是以一个桑基鱼塘的农业县形象,默默地偏居中国南方版图的一隅。 20世纪80年代,一场工业化革命在这块8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悄悄进行着。美的电器、容声冰箱、科龙空调、格兰仕微波炉、万家乐燃气具 当这些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从顺德一个接一个走向全国时,顺德的名字就被世人牢牢记住了。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,顺德的领导人很自豪地对外宣称:顺德已从一个原来默默无闻的农业县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。 从农业到工业,从农村到城市,从农民到市民。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跨越,西方人用了100年的时间,而顺德人只用了20年。 制造业成就的崛起 多年来,顺德人源源不断地把工业品输向全国各地、全世界各地,在换回财富的同时,也把声名传播到那些地方。 一位名人说,制造业是改变人类命运的重要手段。追溯人类发展的历史,社会迈出的每一步都和制造业息息相关。 在人和猿相分离的时候,由于人学会了双足行走和用手制造并使用工具,从而使人类进化迈出了关键一步,所以说制造业创造了人类。 其后,从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和接踵而来的电气化运动,这场延续了200多年、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,这场革命的主力也是制造业。 即使现在,全球学术界对于“现代化”这个概念比较一致的阐释仍然是,“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,以工业化为推动力,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过程。” 汤姆·肯普在《现代工业化模式》一书中说: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用来实现物质生活水平的一种必要手段。 再回到顺德来看,顺德的每一次崛起,都是制造业兴旺的结果。 在19世纪末期,顺德曾被誉为“南国丝都”、“广东银行”。其直接的原因就是这个时期顺德机器缫丝工业的勃兴。从1874年在龙山办起第一家机器缫丝工厂开始,至19世纪90年代,顺德机器缫丝工厂发展至100家以上,拥有6万多产业工人,超过了当时上海和天津产业工人的总和,被经济史专家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“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”。 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,随着国际市场丝价暴涨,顺德的蚕丝工业进入鼎盛时期。规模较大的机器缫丝厂超过200家,占全省总数的80%,缫丝工人多达20余万人,被誉为“南国丝都”。同时,蚕丝的大量购销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,“一船蚕丝去,一船白银归”,最多一天运回县内七八十万两银元,货币周转量每年在1亿两银元以上,县内的银号多达40多家,于是顺德一度成为广东的金融中枢,被美誉为“广东银行”。 时间虽然已过去100多年,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那个时候的繁荣景象。河涌中船只繁忙,城中的小巷人头攒动,丝厂女工匆匆赶往工厂上班。当年一位江南诗人云游顺德,写下了当时顺德制造业的盛况:“缫丝新制出西洋,万轴齐飞闪银光”。在顺德档案馆,还可以看到一张当时顺德举办蚕丝展览会的照片。可见,制造业兴旺之后推动会展经济是历史的必然。 不竭的工业梦想 由于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环境制约,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顺德缫丝工业的这段繁荣历史没维持多久,在20世纪30年代走向了衰弱。 但顺德人没有放弃他们的繁荣梦想。20世纪30年代初期,由于蚕丝业的衰落,许多农民弃桑种蔗,并开始了榨蔗制糖。 1935年,全国最早建成的大型糖厂之一 顺德糖厂建成投产。其后,县内一批民营糖厂纷纷开办,一度达到80多家,成为广东省制糖工业的重要基地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顺德的工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,但由于长期受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,工业化进程还比较缓慢。到1978年,顺德工业和农业产值的比例为49:51。 |
|||
电话:0757-22261686 传真:0757-22261862
版权所有 © 2015 佛山市顺德区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WWW.SDAEFI.ORG
地址: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新城区观绿路4号置业广场4号楼604室 粤ICP备14090835号